“2015民生访谈·对话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陆月星” 直播回顾 ( 2015-07-03 )
关注民生、聚焦责任。新华社长三角新闻采编中心、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解放日报、东方网联合举办“2015上海民生访谈”。4月11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陆月星作客“2015上海民生访谈”,与网友在线交流。
上海绿化覆盖率每年增长 与国内其他城市比较差距较大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陆月星说,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建立了大量的林地、绿地,从本世纪初十年,绿化覆盖率每年都在增长,人均公共绿地有明显的增长,同时我们觉得从横向比较跟国内一些先进的城市,跟国内的城市比较我们差距还是比较大。主要是两个指标,一个指标是森林覆盖率,目前为止到去年底是14%,国内很多城市人均覆盖率达到21.36%左右;还有一个是人均公共绿地,按照全市域公共绿地的面积和常住人口2400多万基数比,人均公共绿地只有7%左右,跟横向比也是差异比较大,一般超过10%。
上海将建设两道、两网和两源 把林地、湿地和绿地贯通起来
陆月星表示,上海下一步的绿化建设,将按照已有的基本生态网络规划,做一个生态空间规划的优化调整。整个规划调整重点是建设两道、两网,和两源。所谓两道,一个是廊道,从全市域范围里面贯通整个生态空间,贯通虫道,鱼道,鸟道,结合大江大河和高速公路,把一些林地、湿地和绿地贯通起来。另外,现在一些大河大江周边也在扩宽范围,形成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生态空间贯通的廊道。结合廊道的建设,上海还在规划建设一些绿道,跟城市的慢行系统做结合,把既有的生态空间串联起来,打造出适合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通道。
上海将于2040年争取达到全国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
上海目前森林覆盖率约为14%,北京约为37%,全国平均水平约为25%,上海何时才能赶上北京?陆月星表示,绿化部门准备在十三五期间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争取十二五末实现15%,十三五末18%,2040初步考虑现有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远景争取到25%,大概将来就是将近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上海生活垃圾每天总量2万吨 每年减量5%
陆月星表示,上海生活垃圾每天总量在2万吨左右,上海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从2011年开始推进,目前已经实现了每年减量5%的目标。推进工作主要通过大分流小分类实现垃圾的减量,大分流就是把日常生活当中产生的垃圾,如装修垃圾、枯枝落叶、菜场垃圾、工业垃圾等分流出来,已形成专门的疏运体系。包括企事业单位的垃圾,都有单独的收用处体系,大部分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上海推行垃圾分类奖励机制 目前已覆盖40万户
上海正在推行垃圾分类奖励机制,引导、激励居民推进实施深入垃圾分类。从去年已经实现了40万户的覆盖面,主要在静安、松江八个区先行试点,今年争取达到100万户。奖品则是一些生活用品,包括绿化用的小花、化肥等都作为直接奖励。现正与企业、银行、文化单位等进行联动,将来由其提供商业优惠资源,包括低价文艺演出票、银行优惠服务和公园门票等。
上海渣土出土量每年达1亿余吨 正搭建监管信息平台
近几年来,上海渣土的出土量每年都在增加,每年超过1亿吨。而在管理当中确实有薄弱环节,如渣土运输过程中偷乱倒的现象、交通事故频发等。陆月星表示,由于卸点比较分散,又涉及车辆、驾驶员、企业,沿途沿线的管理涉及到城管、交警、环保、海事等多个方面,因此监管环节比较薄弱。市里目前正在搭建一个服务监管信息平台,将来涉及到管理部门的要求、特别是处罚情况,都可以在信息平台中看到。比如渣土车辆安装了GPS,监管部门可在信息平台中实时监控,如果发现偏离卸载路线或者其他问题,会实施相应处罚。通过系统的建设,把渣土运输各个要素有效管控起来。
市民对市容绿化评分不一 陆月星感谢市民理解支持
在给上海市市容整洁程度的评分中,市民给出了6分到10分不等的成绩。陆月星表示感谢市民对绿化市容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对工作不足的理解和包容。陆月星称,目前工作当中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发展中的区域不平衡现象。近年来市容绿化部门正在抓整体推进和平衡,特别针对薄弱区域的管理工作,将加大整治力度,希望通过努力提升上海绿化市容水平,争取赢得老百姓的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