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民生访谈·对话市房管局局长刘海生” 直播回顾 ( 2014-04-21 )

image

直播时间2014-04-16 09:00

 
[东方网] 关注民生、聚焦责任。4月8日起,东方网联合解放日报、新华社长三角新闻采编中心、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2014上海民生访谈”。今天对话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 [09:02:57]
[主持人海滨] 欢迎各位听众收听直通990节目,我是海滨。 [09:08:29]
[主持人培怡] 我是培怡。 [09:09:23]
[主持人海滨] 今天是我们直通990的特别节目2014上海《民生访谈》,继续邀请各委办局的领导走进直播室,一起“关注民生、聚焦责任”。 [09:09:38]
[主持人培怡] 欢迎通过直通990的移动终端参与直播互动。 [09:09:45]
[主持人海滨] 今天走进节目的嘉宾是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刘海生局长。 [09:09:56]
[刘海生] 您好。 [09:10:05]
[主持人海滨] 每年住房、房地产市场、房价、物业等方方面面的事情真不少,今年依旧准备了三份报告,一份是媒体观察报告,一份是专家研究报告,一份是市民体验报告。在一个不到的小时里面做一个相对全面的回应。 [09:10:14]
[主持人培怡] 我们听一下第一份媒体观察报告,由新华社上海分社总编助理杨金志带来的报告。 [09:10:22]
[媒体观察报告] 刘海生局长,你好!我是新华社上海分社总编助理杨金志。根据媒体近期对房管局工作关注热点,我将其归纳整理之后作此报告。 [09:10:42]
[媒体观察报告] 一个“房”,牵动着无数人的重要利益,也是民生工作的重要领域。一个是商品房,一个是保障房。去年以来,上海的房价上涨依然比较快,涨幅领先全国,不少买房族压力进一步加大;而近段时间,银行信贷收紧,一些地方出现了楼盘降价的现象。我们也看到,三月份的上海房交会比往年要明显冷清,“小阳春”似乎没有到来。   [09:11:01]
[媒体观察报告] 在保障房方面,我们看到,上海致力于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已经基本成型,尤其是共有产权房的模式为全国的保障房建设提供了借鉴。保障房的受益人数越来越多,保障房的工作越做越细。在我们的采访中,常听到市民群众、住房困难群体和媒体人对近年来上海住房保障工作的肯定。 [09:11:13]
[媒体观察报告] 刘局长您也是民生访谈的老朋友。这次访谈,我很想听听您在以下几方面的观点:一、关于房地产市场,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和房价走势会怎么样?中央提出房地产“分类调控”,上海的调控政策将会有怎样的举措?上海的限购政策是否会一直持续下去?您对购房者有什么样的建议?上海作为特大型国际大都市其房地产市场有着怎样的特点? [09:11:46]
[媒体观察报告] 二、保障房方面,随着一些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房小区入住居民的增多,交通、商业、医疗教育等配套不足的问题不断暴露,在“盖房子”的同时,上海将怎样让保障房更“宜居”?怎样进一步扩大保障房的覆盖面?   [09:12:18]
[媒体观察报告] 三,对于短期内不会拆迁的市区老房子的居民,市里也有一些推进老旧住房改造的措施,目前进展情况怎样?今年会达到怎样的目标?以上是针对上海市房管局的媒体观察报告,希望得到回应和解答。谢谢! [09:12:48]
[主持人培怡] 杨金志这份报告虽然大标题是一、二、三,但里面有很多的小问题。 [09:15:13]
[主持人海滨] 对,很复杂,请刘局长逐一回应一下。我看了一下报告说上海房地产市场房价上涨比较快,涨幅领先全国。 [09:15:39]
[刘海生] 去年9月、10月、11月、12月,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是同比涨幅最大的。有多种因素,首先因为上海2012年的房价总体控制还是比较好的。所以,同比来说,就容易涨幅跑在前面。2012年几乎就没有涨。 [09:16:06]
[刘海生] 我们现在研究比较多的就是环比,通常这个月和上个月的同口径比较。四大热点城市上海至少是其中之一,有时候环比也是第一,有时候跑第二、第三、第四都有。不管怎么说,上海跟全国各地有一个最大的区别,首先是土地资源非常稀缺。二是刚性需求非常旺盛,加上市民百姓的预期、银行信贷政策的关系,很多对房价影响确实是比较多的。 [09:16:52]
[主持人海滨] 在这一块,您提到环比,今年2、3月份的情况怎么样? [09:17:05]
[刘海生] 目前3月份的数字,通常国家统计局在18号-20号左右会公布,3月份还没有出来。应该说去年整个房价上涨是比较快的。举例来说,去年3月份环比最高的时候曾经达到3.2%,大家知道3月份比较特殊,3月份受到“国五条”的影响,以及其他的因素,涨的很厉害。6月份的时候环比2.2%,之后大家心态好,当然政府也采取了加强调控措施,环比一直在下来,从2.2%,7月份是1.9%,到今年1月份的是0.5%,2月份是0.4%,3月份还没有出来。至少从环比涨幅来看已经收窄了。 [09:17:47]
[主持人海滨] 意味着房价在往下走吗? [09:18:03]
[刘海生] 在平缓,我们也希望房价是平稳的,类似2011年、2012年这样。 [09:18:13]
[主持人海滨] 有人对于有人说房地产市场有泡沫要挤下去,有人说没有泡沫,市场上一直有人为此打赌。 [09:19:06]
[刘海生] 专家、学者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一直争论不休。我认为也是正常的,因为是一个预期性的东西。再说,中国的地域差异性这么大,房地产市场跟供需、各种影响都有关,很难判断一个国家房地产市场走势应该是怎么样。 [09:20:04]
[刘海生] 我认为今年国务院年初提出要分类施策、分层施策,还是根据每个城市的特点。上海就是高房价地区,土地资源稀缺,中西部城市需求没有这么旺盛,土地供应资源比上海丰富的多。举例来说上海目前地域面积加上滩涂6800平方公里。如果去掉滩涂、去掉崇明岛,崇明岛有1000平方公里是生态保护区,实际上就5000多平方公里,目前已经有2400万常住人口。北京人口比我们少,是16000多平方公里,当然北京还有很多的山区,也有很多地不能开发利用。 [09:20:53]
[主持人海滨] 按照您看到的环比情况,包括收窄也好,涨幅下降也好,按照中央提出来的房地产分类调控,不同地区情况不太一样,上海的调控措施有没有什么新举措? [09:21:52]
[刘海生] 应该说上海这几年严格按照国家的调控政策,目前为止尽管上海的房价也会出现走向平缓,但我想我们政府部门还是要高度关注未来的房地产走势,会继续严格执行调控政策,目前来说绝对丝毫不会放松。 [09:24:04]
[主持人海滨] 目前的政策会持续下去,新的政策还会有吗? [09:24:17]
[刘海生] 目前还没有研究新的政策。我想主要严格执行现有的政策已经见到了效果。我们这个政策核心问题就是对投资、投机性的需求还是从严控制;对有居住需求的还是要加大供应,包括普通商品房的供地,比如说去年普通商品房的土地供应涨了30%,供了超过1000公顷的住宅用地。 [09:24:44]
[主持人海滨] 是提供给刚需的? [09:24:53]
[刘海生]  对,还有工薪阶层。主要是加大保障房的供应。 [09:25:04]
[主持人海滨] 我举个例子,如果说现在培怡说她由于刚需要买房子了,是买还是不买? [09:25:36]
[刘海生] 市民朋友也会很纠结,特别是遇到刚需要买房的时候,作为我来说我很难直接说。如果自己需求我是这么看的,首先房子的地点是适合你工作,平时生活圈,第二经济条件也能够承受的,因为是自住。毕竟大家都不是专家,要避免受到误导。有两块东西要注意,第一个不要受到均价的误导。相对比较科学是用指数来比较,是同口径的,均价如果今天这个月外滩的楼盘十几万的楼盘抛的多了,均价上去了,下个月可能郊区的低价大楼盘多了,均价就下去了,这不能反映本身的涨势。 [09:27:10]
[刘海生] 第二,最近媒体报道比较多的房价成交量明显大跌,去年3月份或者说去年整个一年成交量高,有些其他因素在里面,包括老百姓的心理预期因素。现在1-3月份的成交量我认为是回归到了正常状态。 [09:28:14]
[主持人海滨] 我总结一下可以买,但要考虑地段,考虑上班,包括周围的商业水平。提到旧房,目前改造情况怎么样? [09:28:22]
[刘海生] 媒体报告当中提到一个重要的问题,上海是一个老城市,目前为止还保留着房龄超过100多年的住宅。特别是80年代、90年代初建的房子,过去设计的标准、规范跟现在不一样。甚至曾经70年代搞技术革新,当时住房很困难,政府投资要动脑筋怎么省钱。 [09:29:37]
[主持人海滨] 现在看来都存在安全隐患? [09:29:45]
[刘海生] 跟风化不一样,这可能还不是施工质量的问题。所以,政府在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同时关注几个点。一个就是通过保障房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还有上海成片的旧区改造,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或者一个街坊超过3000平方米以上。还有没有纳入旧区改造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有几个特点,一个是结构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第二,设施很差,甚至差到连厨房间、卫生间都没有。第三,供水、排水设施,过去老百姓用水很节约,现在住户多,包括用电。 [09:30:21]
[刘海生] 目前来说,这两年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除了成片改造之外,政府就是改造这些旧住房。但是这些旧住房情况不一样,改造当中总的指导思想,凡是能改造多的就尽量多。有的地方可以把厨房变成独用的,卫生间也可以用1平方米的马桶间,也可以。去年做了4万户,今年计划是4.6万户。我们希望只要老百姓愿意做的,我们也尽量做,因为这跟造新房子不一样。我们现在是这样,设计方案出来以后,怎么弄,要充分征求居民的意见。哪幢楼统一就做,甚至有对方案不一致,暂时缓一缓。第二就是在施工过程当中不断接受市民的监督,有时候改造过程当中也会有一些变化。 [09:30:58]
[主持人海滨] 目前4.6万套的进展情况怎么样? [09:31:05]
[刘海生] 总体情况很顺利,这是我们最基本的目标,我估计今年会大大超过这个数据。 [09:31:14]
[主持人培怡] 有没有一个预计,比如说几年内受惠人群达到多少? [09:31:31]
[刘海生] 这个很难做,现在基本上是排到“十二五”,目前已经在研究“十三五”怎么做,还会跟旧区改造相互互动。我们主要是以排除危险为重点。 [09:31:45]
[主持人培怡] 我很好奇,“十三五”的目标是什么呢? [09:31:59]
[刘海生] 目前刚刚开始做前期准备,首先对“十二五”尽管还有两年,但对前三年已经做一些中期评估。 [09:32:11]
[主持人海滨] 如果从“十三五”设定的目标来说,到时会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至少可以看到现在改的方向吗? [09:32:38]
[刘海生] 目前还是先把“十二五”的活干好。今年重点会对“十二五”做的标准,投资的额度,都会做一些评估,再预测“十三五”。因为毕竟政府财力投入有一个资金的安排,还要听一下居民的反馈。这项工作去年在大规模地推在,过去也有做,还是从为老百姓做实事的角度,今年继续加大财力。这是面上推的事情,今年等于是第二年。 [09:34:28]
[主持人海滨] 目前评估情况怎么样? [09:34:44]
[刘海生] 我的评估分两块。一块就是通过改造以后,政府投入实际社会效果怎么样。第二块,市民群众对我们的反馈怎么样。比如说改造以后认为对他们改善了很多,或者有人认为改善不多,甚至有的老百姓不要改善,我希望拆迁。我们要通过调查,也是要倾听各方面的意见。 [09:35:11]
[主持人海滨] 您估计如果按这个来走,到了“十二五”结束住房改造会往哪个方向走,可能性更大一些?我们可能理解为如果是拆迁,可能性是不是越来越小了,因为难度还是越来越大? [09:35:53]
[刘海生] 拆迁从目前来说,我估计“十三五”任务还是完成不了,苏州河以南几个区,黄浦区除外,像长宁、静安、徐汇,通常在“十二五”基本上成片都差不多了,“十三五”把零星的完成。像黄浦区,原来老的南市、老的卢湾,旧房子特别多,改造当中还带来一个很大的困惑,跟风貌保护要结合起来。所以,对改造增加了很多的难度,而且过去的结构都是砖木混合。比如成片改造如果不列入的话,就列入到旧住房综合改造范围。 [09:37:24]
[刘海生] 曾经我到老卢湾的一个小区看过,当时在世博会整治的时候就检查安全,感觉房子很危险,这个房子差不多有90多年的房龄。后来通过旧住房综合改造,也采访一些老百姓,老百姓感觉挺好的,因为老人都住在这些老房子,祖祖辈辈住在这里不想离开这里。他说你们解决了抽水马桶的问题非常好,因为原来楼梯很陡,拎上拎下很麻烦。但是做抽水马桶很难,楼上楼下,要做很多的思想工作。 [09:37:44]
[主持人培怡] 我们听一下第二份报告,由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杰教授带来的专家研究报告。 [09:37:56]
[专家研究报告] 刘海生局长,您好,我是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杰教授。我提交一份2014上海民生访谈关于住房保障和房价问题的专家研究报告。 [09:38:10]
[专家研究报告] 首先是公租房的公司化经营问题。上海公租房从一开始就明确要由专业公司按照市场化机制进行运营,为此上海市陆续成立了19家公共租赁住房公司。但根据我们的调研来看,名为公司,但更像事业单位,缺乏自身激励机制,还没有形成真正按照市场化机制进行自主运营的模式,市场和服务意识不强,投资进度偏慢,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有限,成本控制不佳。 [09:38:21]
[专家研究报告] 其次,是住房保障的体系结构和模式创新。上海作为2400多万人口超级大城市,住房保障任务艰巨,现有的住房保障体系,现有模式的内在比例合理性需要论证。 [09:38:31]
[专家研究报告] 第三,住房保障和房价之间关系。近年来上海保障房占了新增住房供应的5成或更多,虽然解决了一部分特定保障群体的住房需求,但也带来新增商品住房不足,市场房价持续走高。从我的观察看,住房保障和调控房价之间产生了矛盾,各群体尤其夹心层的利益受到影响。 [09:38:38]
[专家研究报告] 为此我建议:一、组织专家调研和论证,与国资部门协调,加快各区县公租房公司的公司制度建设。明晰政府与公租房公司之间的责权关系,建立自身激励机制,激发主动性和能动性,形成公租房公司的上海模式,为全国公租房运作树立榜样。 [09:38:54]
[专家研究报告] 二、 论证现有住房保障体系的结构比例,探索更多住房保障模式。现在住建部提倡共有产权房。共有产权房由上海兴起,已有多年,应该对共有产权房经验得失及时进行总结。 [09:39:00]
[专家研究报告] 三、加强研究,合理协调住房保障和调控房价之间的关系。兼顾各方面群体的住房利益,尤其夹心层。 [09:39:05]
[专家研究报告] 以上是我做的2014上海民生访谈住房问题方面的专家研究报告,希望可以得到局长的回应。谢谢! [09:39:14]
[主持人培怡] 我们看了一下,落实到听众反馈这一块,细节问题特别多。手机社区里面说如果是刚需购房不要考虑涨跌,因为是自住,如果不出售没有什么意义。 [09:41:31]
[主持人海滨] 各个方面的情况都有。我们请刘局长回应一下保障房。刚才陈所长提到的公租房公司,希望您在简短时间内把保障房体系情况介绍一下。 [09:41:55]
[刘海生] 应该说上海从2000年开始实施了廉租住房政策,在全国是最早的。这几年对于住房保障政策加大了力度,特别是近五年。可以说上海已经基本形成了廉租住房、共有产权房、征收安置房、公共租赁房,四位一体。从08年到去年年底的统计,已经开工的有90万套,量非常大。基本建成是58万套。大家也关注到保障房的覆盖面越来越大。 [09:42:19]
[主持人海滨] 在这么大供应量情况下,有没有可能说相关的住户标准再进一步的放宽? [09:42:30]
[刘海生] 我们今年也在研究,今年住房保障准备抓两件大事情。第一件大事情,刚才海滨说的把住房保障覆盖政策继续放大,就是标准放宽。重点有两块,第一块是廉租房,廉租房收入标准、财产标准放宽,第二会加大实物配租的量。过去我们出来的政策,社会上比较关注的叫做夹心层。就是有些收入比较低的,但是比廉租房的条件收入偏高一点,没有享受到,但又没有买不起共有产权房。我们这次标准扩大以后,重点是解决这些夹心层。 [09:42:55]
[刘海生] 上海还是高房价地区,大部分的工薪阶层是很难通过自身的收入从市场上解决住房问题的。上海共有产权房的特点,跟全国经济适用房有两个大的区别,第一个我们开始定位就是中低收入家庭。第二个实行共有产权制度。比如说目前的标准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000块,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是夫妻俩生一个小孩,实际上夫妻俩都是7500块以下就可以买共有产权房。今年我们还会放宽标准,把工薪阶层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了。 [09:43:26]
[刘海生] 我们目前来说还在测算,不是说简单放一个政策,我们上海政策是这样的。一开始是先紧后松,主要考虑几个因素,一个是房价走势,第二个就是老百姓如果通过市场价买一套60平的商品房需要多少钱,根据他的情况是不是有可能买得起。 [09:43:46]
[主持人海滨] 再放宽的话现在7500,可能8500、9500,覆盖人群是不是会进一步的扩大? [09:44:11]
[刘海生] 刚刚我们说的是三口之家。如果是两口6000块也可以。 [09:44:39]
[主持人海滨] 刘局长上一次给过我一本书《上海住房保障体系研究》,就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解决一部分人群的需求。 [09:45:14]
[刘海生] 实际上世界发达国家对于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都是政府应该关心的事情。但是对于住房问题,到底怎么做,各个国家的差别很大,而且争议也很大。我们也是在研究,怎么适合上海的住房保障体系。 [09:45:36]
[主持人培怡] 我看到一条互动信息,请问刘局长,既然房地产是一个市场化的东西,为什么政府一定要干预呢? [09:45:46]
[主持人海滨] 我想起刘局那本书上有一句话“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对住房市场进行干预,包括市场的调控政策和住房的社会政策都会相继出台”。 [09:45:55]
[刘海生] 对,实际上世界各国包括号称世界上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地区,对于住房政策都有不同程度的干预,很明显的像德国,德国对投资、投机税收收的很厉害。有一定的道理,住房毕竟不是普通商品,跟普通商品有一个区别,土地是一个社会资源。社会资源里面有一个公平性的问题。所以,政府干预一定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不完全是像其他商品一样根据供求关系来的,而且住房有民生的问题。 [09:46:38]
[刘海生] 这几年我们大量建保障房,我接触一些市民群众,他们对房子本身是比较满意的,但是他们感觉配套还有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年重点要抓的。通常来说一个大型居住区,从开始建设入住到完全配套完善,我们行话来说就是成熟期,这个成熟期在10年左右。我去了新加坡考察了,也有一个配套问题。但是目前来说,政府的财力毕竟和80年代、90年代不一样,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加上政府的重视,比如今年年初全市开动员部署大会,加大住宅小区的配套。 [09:47:42]
[刘海生] 这里面包括两块,一块是硬件的,比如说市政公建配套。还有大的配套,像供电、供水,包括水厂改造,还有80多项。第二块教育、卫生、金融、邮政这些部门,不单单要建成,老百姓要看到开办。市里面各个部门都在做。比如说教育,教育的问题不是学校跟不上的问题,老百姓最关心是好学校能够来。卫生也是这样,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包括三级甲等医院。还有银行,有一个大型社区不是一家银行就可以,我们鼓励更多的银行过去。 [09:48:16]
[主持人海滨] 大型居住配套的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家关注的大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开出来,相关过渡措施有吗? [09:48:28]
[刘海生] 我们也分轻重缓急,比如昨天说的公交问题,除了建大型枢纽车站,如果有的项目没有完成,就搞临时车站。如果大型超市没有,先把菜市场开出来。就是首先满足开门七件事。有些东西要逐步提高的,我们逐渐来做到。 [09:48:44]
[主持人海滨] 今年的700多个配套项目,应该没有问题吧? [09:52:49]
[刘海生] 压力还是很大。我们有两个办公室,一个是大型居住区外围配套办公室,还有一个大型居住区推进办公室,今年的重点除了完成目标计划之外还有750多项,涉及到动迁、资金等等很多的问题。 [09:52:58]
[主持人培怡] 接下来进入第三份报告,看一下《直通990》政务观察员薛晓春带来的市民体验报告。 [09:53:05]
[市民体验报告] 刘海生局长,你好!我是《直通990》政务观察员薛晓春。以下内容为《直通990》日常工作中所接触的市民案例,我将其归纳整理之后作此报告。 [09:53:14]
[市民体验报告]  纵观所有与房地相关的案例之中,我想就市民的三个侧重点做个反应:户口迁移、物业监管、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来看一个真实案例:某孙女婿想迁户口进入其妻子奶奶的使用权房,却受阻,该房承租人是老婆的奶奶,户主是该孙女婿的岳母。因孙女婿和承租人不属于直系亲属,如要迁进户口,必须要征得奶奶同意,但奶奶长住澳大利亚,并已入澳籍。让她回来不太现实。针对这个案例我们应如何处理?我们承认这是件特案,也许超出现有的政策规定,那有没有一个备案措施来解决这些疑难杂症? [09:53:26]
[市民体验报告] 再来看物业。我们汇总了几个常见问题:首先,市民想要公开物业的维修基金却被物业婉拒;其次,有一部分业委会成员完全或大部分由物业选定,其他业主如何维护权益?最后,针对停车难和小区防盗安全,如何进一步加强物业公司的监管。 [09:53:33]
[市民体验报告] 最后再来看一个具体案例:一个房东和房客到区房产交易中心办理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手续,材料都带齐了,可是工作人员核对信息后发现租赁合同的期限到2016年年底,而房东的身份证有效期到2015年年中,按照有关规定所签订的租赁合同期限不能超过身份证的有效期限,如想成功办理该业务,只能更改合同的期限。可是该房东又咨询了公安部门,得到回复只要签订合同的当时身份证在有效期内的即有效。如果遇到此类事件我们将如何操作?政府有没有一些人性化的跟进政策?不同委办局对某一信息或政策的把握能不能统一? [09:53:59]
[市民体验报告] 以上是市房管局市民体验报告,希望得到刘局长的回应和解答。谢谢! [09:54:07]
[主持人培怡] 海滨,刚才专家研究报告当中还漏了一个问题没有回应,就是公租房的公司化经营问题。 [09:54:20]
[主持人海滨] 刘局简单回应一下吧。 [09:54:34]
[刘海生] 陈杰教授原来也参与了我们公租房的政策研究,我们在上海研究公租房政策的时候也充分注意,第一个是上海的房价和租价问题,就是成本和租赁价格。第二,也考虑到需求和可能的关系,因为住房政策一定是可持续。所以政策设计的时候上海采取了政府支持、企业运作的机制。政府支持主要是财政、税收包括供地政策支持,包括配套政策支持。企业运作,就是长期运行,我们通过公司化运作的方式,当然刚才陈杰教授说,现在企业像事业单位,实际上这里面我们讲公共住房政策不盈利,不盈利不等于不讲效益。 [09:55:08]
[刘海生] 我们在研究政策的时候也测算过,企业在里面还是有很多余地可以发挥的。比如说建房成本控制问题,还有建房融资成本控制问题,还有正常运行管理也有一个成本控制问题,我们鼓励公租房公司延伸服务。目前租赁大部分是青年人,青年人有一个特点工作很忙,而且自己做饭的习惯很少,习惯在食堂吃,公租房公司是不是可以搞食堂,甚至开洗衣房、健身房,还有咖啡屋。 [09:55:22]
[主持人海滨] 目前这19家公司手里的公租房有多少套? [09:55:36]
[刘海生] 我们筹措是大概12万套,已经供应5万套,还有一部分正在建。我们的政策主要是解决一些住房困难家庭阶段性居住需求问题,目前统计下来50%左右还是从外省市过来工作的,当然不包括海归回来的。50%是上海本地的,目前保障房条件不符合,但可以先租公租房。这个政策主要是解决阶段性的问题。如果进去以后出不来又回到原来,我们要注意福利分房的陷阱,不要回到原来计划经济的模式。 [09:55:58]
[主持人海滨] 回到第三份报告,刘局先回应哪个。 [09:57:04]
[刘海生] 刚才讲的三个问题,我先回答大家共同关心的关于物业的问题。关于维修基金公开以及物业管理当中涉及业委会成员选定的问题,这些政策上都是非常明确的。比如说维修基金公开,2006年我们局的前身就有关维修基金公开的要求。2011年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第59条就非常明确,对维修基金要公开。 [09:57:20]
[刘海生] 我们要求一年公开两次。这两次时间通常要求1月份一次,7月份一次。公布是在小区的公共栏里,有时候是放在走道楼下。这是一个总的公共支出。因为我们公共资金都委托专业银行,通过审计以后每年会对每户分摊的帐单,通常在4月份会寄到你家里。在法律上具体的要求都有,如果市民群众发觉我们这里没有,完全可以投诉,投诉到区房管办,也可以打962121,也可以投诉到市区房管部门,这都是我们非常明确规定的。 [09:57:37]
[主持人海滨] 前不久听说物业定价机构的改变,是不是可以回应一下。 [09:57:48]
[刘海生] 定价机制的事情从法律上已经明确,因为物业管理还是按照市场经济在走。 [09:57:56]
[主持人培怡] 有一个指导价吗? [09:58:02]
[刘海生] 2005年房改以后我们有一个指导价,叫做分等定级,因为当时老百姓收入比较低,希望物业费政府适当控制。但这个事情毕竟是涉及到老百姓。我曾经也经过一些调研,通常来说一些比较高档的小区市场化的程度就比较高,越是中档还是参照原来的政府指导价。这几年大家也知道,物价指数上涨,最低收入上涨,还是老价格物业公司也很困难。 [09:58:24]
[主持人海滨] 是不是意味着今年上海的物业定价来说是放开了? [09:58:42]
[刘海生] 大的原则不会有问题,但怎么操作我们还是很慎重,我们要和物价部门具体研究,毕竟涉及到民生问题,政府还是比较小心。 [09:58:58]
[主持人海滨] 物价部门就是最后的价格控制? [09:59:05]
[刘海生] 不是说控制,用什么机制做比较好,也要鼓励物业企业的积极性。把物业费卡的太紧,真正损害的还是业主本身。因为物业越低,服务水准也越低。安居乐业,家庭环境好坏跟物业直接相关。 [09:59:19]
[主持人海滨] 我看短信平台上的听众说,刘局长不用担心,把公积金提出来,让穷人用公积金支付物业费。 [09:59:26]
[刘海生] 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们也在研究怎么扩大公积金使用问题。以前比较多的还是用于住房贷款。目前我们也在研究,主要是公积金管委会在研究。 [09:59:40]
[主持人海滨] 目前会进一步放开吗? [09:59:48]
[刘海生] 目前还不能确切说。 [09:59:56]
[主持人培怡] 刚刚的市民体验报告当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特别具体的案例,能回应一下吗? [10:00:19]
[刘海生] 刚才提到了业委会成员选定,是我们业主选定,而且选定操作程序非常明确,业主大会首次怎么开,中间换届怎么换,都很清楚。如果不清楚可以打962121,甚至有一些社会中介组织可以帮助你。 [10:00:39]
[主持人海滨] 目前都有相关的法规条例,但实际上碰到具体案例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 [10:00:46]
[刘海生] 市民群众对于专业管理的政策,不碰到矛盾不会关注,不管是打我们的电话,还是找当地居委会都可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建议居民多关注管理规约,业主共同约定的东西。管理规约越清楚,物业公司管理范围就很清晰。 [10:01:43]
[刘海生] 最后两个问题,第一个关于孙女婿迁到妻子奶奶家的户口问题。首先他奶奶确实是加入澳大利亚国籍,应该取消她的户口。取消以后由她的直系亲属里面确认一个户主,由户主决定孙女婿是不是可以迁入。但如果问题不是纯粹报户口,就会比较复杂了。 [10:02:25]
[主持人海滨] 有关规定签订的租赁合同期限不超过身份证的有效期限问题呢? [10:02:44]
[刘海生] 没有这个规定,公安部门的回答是正确,只要身份证在有效期限内就可以办,房管部门没有规定说身份证的有效期和租赁合同有效期对应起来。如果市民群众发现有这个问题,也可以投诉给我们房管局。可能工作人员理解有问题。 [10:03:06]
[主持人培怡] 在我们短信和手机社区都有很多的问题,由于时间问题不能一一回应了,我们也会打包给刘局长带回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除了上海电台的各平台之外,今天的访谈内容还可以在东方网上查询到。明天再见。 [10:03:18]
[主持人海滨] 非常感谢刘局长,下次再见。 [10:03:25]
[刘海生]  谢谢大家,再见。 [10: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