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营商环境“软实力” “上海答卷”里有“硬措施” ( 2019-10-28 )

作为权重达到55%的中国样本城市,近两年来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始终保持一以贯之、一马当先的姿态。通过啃“硬骨头”、趟“深水区”,在全国率先启动“一网通办”、证照分离等改革试点,跑出了令中外市场主体点赞的“上海速度”,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升交出了不俗的“上海答卷”。

软实力 硬措施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把‘一网通办’打造成上海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近两年来,上海连续举办全市性的大会,以“钉钉子”的精神、“刀刃向内”的决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在优化城市营商环境的过程中,被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反复提及的一个高频词是“革命性流程再造”。这意味着,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上海必须拿出“硬核”措施。

上海市住建委副主任裴晓对这个词感触颇深。根据今年的世行报告,上海在“办理建筑许可”这项指标中,全球排名从第121位攀升至第33位,88位的提升幅度创下单一指标年度最大升幅的纪录。

“办理建筑许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指标,存在环节多部门多协调难的问题。一年改下来,我们对‘减并放转调’五字经已经说得非常溜了。尤其是减并二字,更是下了硬功夫。”裴晓说。

所谓减,就是减环节、减证明、减时间、减跑动次数。一套组合拳下来,仅供排水接入一项,服务办理时间就从49个自然日缩短至6个自然日。减不下来的就并,在上海办理很多行政事项,线上一网、线下一窗,一张表单、一个系统已成为常态。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寅说,在世行10项测评的指标中,上海有8个指标进入了全球前60名,5个指标进入全球前30名,这说明上海营商环境改革的深度和成效有了长足进步。

动真格、出硬招,营造高水平的营商环境,换来的是实打实的高质量发展成绩。

看微观主体,位于上海临港的特斯拉“超级工厂”,仅10个月就完成从破土动工到试生产的转变,连一向对时间要求极为严苛的马斯克也为此由衷点赞,“上海速度”一词由此在国际上传开、打响。

览宏观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上海GDP同比增长6%,呈现逐季走强的趋势。外商投资实现三个同增,新设企业项目、合同利用外资、实到外资分别增长40.2%、8.9%和13%。工业投资在去年增长17.7%的基础上,今年前三季度又增长16.3%。

改革措施千万条 企业感受第一条

“Doing Business”,这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的英文名。按字面翻译,就是“做生意难易程度”,报告对企业获得感的注重跃然纸上。

“答好营商环境考卷,当然要熟悉并尊重世行的方法论。但最根本的,还是看社会评价和企业感受。‘改革措施千万条 企业感受第一条’,这是上海在答卷过程中最强烈的感受。”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民说。

从“证照分离”到“一业一证”,近年来浦东新区为缓解企业“办证多”“办证难”,屡屡推出引领性的改革举措。这中间的核心驱动力,就是企业实际感受。

今年7月底,上海苏宁小店总经理徐海澜拿到了即将开业的三家苏宁小店的三张综合许可证。“以前办一个便利店,需要办食品经营许可证、酒类商品零售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和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等5张许可证。”徐海澜说,在办证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准备5套申请材料,往返各个部门及窗口递交材料。

改革后,企业只要准备一套申请材料,通过“一业一证”模块进行网上申请,没过几天就能收到短信通知,审批完成后领取一张综合许可证就能开门营业了。

作为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更是把用户评价放在非常关键的位置。今年8月,上海在全国率先上线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用户扫码就能评价,还能就具体服务事项发表意见。截至10月中旬,共收到评价21万余条,其中差评1900多条。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说,上海政务“好差评”制度的核心是用企业和群众的评价倒逼政府部门提高服务质量,目标是成为政务版的“大众点评”。“对于每条差评,都会认真分析处理,使之成为改进政务服务的重要依据。”

不动就会落后 动得慢也会落后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上,不动就会落后,动得慢也会落后。”朱民说。

如朱民所言,当前世界各国围绕营商环境开展的竞争可谓你追我赶、日趋激烈。统计显示,今年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前20位的经济体实施了22项改革措施,其中一半以上来自高收入经济体。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也在奋起直追,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中有9个是发展中国家。

“这项改革虽是国家事权,但地方仍有沟通空间”,“这项改革推得晚了点,没有及时纳入世行的评价范围”……虽然交出的答卷不俗,但上海的各委办局对最终结果仍有诸多“惋惜”之声,这为下一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如何在下一期的排名中“争取主动”“培育黑马”,已经列入了相关部门的工作计划。

朱民介绍,目前上海正在谋划优化营商环境3.0版方案。改革仍将坚持“三个不变”:系统深化“放管服”不变,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不变,增强企业获得感不变。与此同时,还将不断拓展改革覆盖面。如“获得电力”这项指标,就要从低压用户逐渐扩大到高压用户,并把改革经验向用水、用气和用网等领域

推广。

不只是对标,未来还要引领。起源于上海自贸区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不仅推动企业的通关和物流大幅提速,还实现了全程可视化,给世行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假以时日,会有越来越多的“上海样本”“中国方案”进入世行测评系统,为全球营商环境优化和经济改革注入新鲜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