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 2013-07-19 )

  为使气象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围绕促进本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造“智慧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改善民生等需求,进一步提升保障与支撑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上海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发展方向

  (一)过去5年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本市气象事业紧紧依托市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的部市合作机制,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围绕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服务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海世博会等重大社会活动,全面履行职能,积极创新手段,不断提升能力,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1.气象预报预测能力明显提升。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天气预报产品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提升,大城市精细化预报业务有效创新。数值预报研发取得重大进展,为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对城市安全影响较大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开展与城市生命线、城市人体健康等密切相关的天气影响预报,市民获得的天气预报更加直观和实用。定时、定点、定量天气预报业务逐步开展,受到了社会欢迎。2010年,本市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5%,高温预报准确率达到80%,比2005年分别提高4%和6%;强对流天气预警时效达到30-45分钟,比2005年提前15分钟。
  2.气象防灾与服务效益显著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不断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初步形成。气象预警信号发布机制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高于85%。推进多灾种早期预警能力建设,强化涉灾部门联动,促进了气象及次生衍生灾害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发布、早联动、早处置。按照充分共享利用政府公共服务资源的原则,市气象局与市应急办、市应急联动中心、市防汛办、市教委、市民政局、市建设交通委、市农委、市环保局、市卫生局、市旅游局、市绿化市容局、市民防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电力公司等部门及相关行业建立了联动机制。建立了市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处置大雾灾害等5个专项预案。建立了气象预警信号塔,受到温家宝总理的称赞。气象服务在城市防灾“测、报、防、抗、救、援”体系中的首要环节和全程保障的作用明显增强。
  3.气象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成效显著。以“精细、贴身、互动”为特色的重大工程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新模式初步形成,为洋山港的建港和运行、城市绿地的建设、东海大桥、长江隧桥等重点工程及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海特奥会等重大活动提供了优质服务。在世博气象服务中,建立了一整套规范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为上海世博会重大活动提供了以“时间、空间、用户、需求”为坐标的精细化服务。世博气象服务工作为全世界气象部门提供了示范,世界气象组织为上海颁发“杰出贡献奖”。
  4.气象服务民生能力不断增强。“以人为本、无所不在”的气象服务更加贴近百姓,服务的主动性、敏感性、针对性显著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达到85%,比2005年提高了12%。气象服务更加关注市民健康和使用便捷,开展了公共卫生气象影响预报、高温热浪影响预报等8种天气影响预报,推出舒适度、紫外线指数、润肤指数等10余种生活气象指数预报。公共气象服务覆盖率达到95%, 2010年市民可获得的气象服务产品种类达到30类、气象服务渠道达到8条,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20%和14%。电视滚动气象预警字幕年均180次,发布时效提高了45分钟。利用全市2万余块电子屏发布上亿条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为百姓出行、工作提供跟踪服务。全市已有8000多个居民小区、1700多所学校、100多个乡镇(街道)每天显示天气预报。
  5.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积极有效。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变化及其对城市影响的评估工作逐步开展。定量评估了城市化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有效提升。开展了全市风能、太阳能普查和评估,建立了风功率预报系统,气候资源利用与绿色能源开发应用的能力不断增强。多形式开展气象科学知识尤其是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活动,举办了300多场市民互动科普讲座,开展了200多次防灾减灾进校园活动,发放了11万余册防灾减灾手册,特别是利用上海世博会世界气象馆平台,专门设立气候变化长廊展区,成功展示了气象科技,传播了气候变化知识,展望了未来气象为上海城市安全运行护航、为人们优质生活保驾的发展方向。面向政府决策者、气候变化科技工作者、市民公众不同层次的气候变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6.城市气象综合探测及气象信息处理能力明显增强。特大型城市综合观测系统初步形成。以城市边界层气象信息获取为重点的大气动力学、热力学、大气化学和生物气象学观测业务体系初步建立。建成国际先进的上海世博会气象站和国内先进的青浦多普勒天气雷达站;建设梯度气象观测塔13座、风廓线仪9部;建成移动双偏振雷达等观测系统、气象应急卫星通信系统。气象专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峰值速度提升到每秒4万亿次,存储能力达50TB。气象信息骨干网络、气象卫星遥感接收能力得到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气象预报的准确率、精细化水平和及时性还不能完全满足城市安全运行和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需求。特别是强对流天气分析预警和台风及海上气象保障等方面的能力,还不能适应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构建国际航运中心等需要。更有针对性的城市大气体征探测、信息存储和运算处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和特点的特大型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开发工作的科技支撑及服务保障的针对性、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和重点行业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工作有待全面开展。
  ——多灾种早期预警体系在资源整合、技术研发和部门联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化,分工明确、决策迅速、反应快捷的多灾种早期预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与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更为有效的衔接能力仍需加强。城市生命线、人流、物流及高影响、高敏感部位的气象应急体系尚不够完善,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法制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适应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气象服务体系有待健全。气象服务在机制、体制和技术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域空间布局、中心城功能发挥、新城建设定位、小城镇建设管理以及新农村建设布局的需要。
  ——以市民为中心的互动、参与和快捷提供的气象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气象服务在以人为本、关注健康以及惠民等方面尚未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完整体系。气象信息的社会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向民众的气象防灾减灾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的科普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形势的发展、社会的期盼和市民的关注,给本市气象事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四个中心”建设和特大型城市发展,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上海特大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以及上海城市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在整个城市安全体系中的预警员和前哨站作用正进一步加强。据统计,全市80%的自然灾害是气象及其相关灾害。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暴雨、台风、雷电、大雾、高温和低温冰冻等气象灾害影响的输入效应、连锁效应和放大效应明显增强,气象灾害已成为影响上海城市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气象灾害防御要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服务水平,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防,增强气象灾害快速响应和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保障特大型城市安全运行和建设发展,为“四个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对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新需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既是上海跻身于国际大都市行列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节能降耗,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有效利用气候资源,大力发展新型低碳产业和清洁能源,占据世界新能源新技术革命的制高点等历史机遇,需要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3.创造安居乐业的人民生活,对气象公共服务提出了新任务。市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显著增长,将推动社会公共服务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期。气象公共服务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需要在改进气象灾害和空气质量对人居环境与人体健康影响的服务,探索服务民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增强气象服务产品的针对性、适用性和丰富性,提高气象服务的覆盖率和满意度,提升市民气象防灾避险能力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4.气象科技创新和世博后续效应,为气象科技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国家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科技创新,推动重大气象科技取得突破性进展,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进一步发挥科技、人才与信息优势,放大世博后续效应,促进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创新城市、智慧城市、郊区新城、文化大都市、旅游城市等重点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上海气象科技发展,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完善气象服务手段、开拓气象服务对象提供了机遇。

  二、“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需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加快“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步伐,把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放在首位,以社会满意度作为重要衡量标准,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发展更加先进和发达的气象事业,在全国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为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需求引领,率先创新发展。把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引领气象事业发展的核心理念。更加注重气象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融合和效益发挥,使气象服务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强化大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的部门应急联动,加强高影响行业的合作与服务,完善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和法制体系,更好地满足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和城市安全运行的新需求。
  2.坚持面向民生,共享和谐发展。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到社区、乡镇的气象公共服务体系,把民生气象与智能气象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民生气象服务模式,完善市民参与的互动机制,优化服务产品和形态,强化为市民生活水平提供服务的能力,提高气象服务的社会满意度。使广大市民和来到上海的人们更加均衡地享有温馨、及时、周到、有效的气象服务,使广大市民在出行、健康、防灾、居家和工作等各个方面都能更加切实地感受到气象服务的便利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坚持转变方式,加快科学发展。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推动气象事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加强政府气象、社会气象、市场气象的统筹协调发展。深化市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共同发展本市气象事业的部市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世博后续效应和浦东先行先试带动作用,强化上海气象作为国家气象业务支撑的功能,发挥上海气象作为华东区域气象中心的技术和资源优势,集约化应用国内外各种优势资源,创造上海气象事业开放式发展的新格局。完善依法发展的制度保障,强化社会管理的机制创新。探索综合发挥气象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社会机制和市场机制。瞄准国际一流科技水平,全面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提高气象科技竞争力,率先实现气象事业发展方式转变。
  (三)奋斗目标
  适应建设管理一流的现代都市需要的现代化气象综合预警和防灾体系基本建成;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营造生态宜居绿色家园需要的应对气候变化决策和服务支撑体系有效发挥作用;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安居乐业需要的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均衡地惠及全体市民。在全国率先建成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合理、技术先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通过5年的建设,使得本市气象工作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在全国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进一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并做到在部分优势领域取得领先。
  1.气象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有效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进一步提高。今明(48小时)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到90%,7天(168小时)的逐日滚动预报准确率达70%。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小于100公里。强对流天气预报提前量达到45-60分钟。预报的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向公众发布更为精细的降雨分区预报和10天以上天气趋势预报。气象预报用语更加明确、通俗,便于广大市民准确理解。总体预报能力基本达到准确、及时、精细的要求。
  2.气象服务民生效益明显提升。市民获取的气象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多彩。气象服务产品种类从30类增加到40类。生活气象指数不断贴近市民生活需要。气象信息内容更趋个性化和指导性,不同人群可获得不同的天气预报及应用指南。气象服务个性化、针对性明显提升。气象服务的手段更为百姓喜闻乐见。智能气象及面向市民的互动式服务机制基本建立,市民获取气象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有效和多元化。市民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增加到10条,获取方式从单向式扩展为互动式。逐步实现气象信息时间、地点更加精细,渠道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市民认知和应用气象信息优化生活的能力明显提高。通过丰富、便利、有效、温馨的气象服务,使市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得到提升,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3.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多灾种早期预警及部门联动能力显著提高。气象及相关灾害的预警联动信息实现与全市30个相关部门、15个重点区域第一时间发布、第一时间联动、第一时间反馈,满足城市快速应对各类气象及相关灾害的需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速度明显提高,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各类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时间不超过15分钟,部分新兴信息媒介的发布时间不超过5分钟。实现全市高影响或高敏感地区气象灾害信息分区式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90%以上,面向弱势群体的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显著提高。实现气象灾害信息“发得出、收得到、用得上”。工程性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售后公房住宅小区的防雷装置检查覆盖率达100%,消防重点场所防雷装置检测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气象防灾知识普及进社区、乡村、企业和学校比例达到95%。
  4.应对气候变化及低碳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明显提高。城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新突破,对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服务作用显著提高。发布风能、太阳能预报,有效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建立城市重大项目气候可行性评价机制。科学指导和宣传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水平不断提升。建立科学有效的气象节能指标体系,指导市民生活及公共场所合理节能。特大型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能力明显提高。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和影响评估等研究能力处于国内前列,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显著提高。建立2-3个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定量模型和指标体系,评估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5.气象信息综合获取能力大幅提高。城市综合观测系统进一步完善。健全海、陆、空三位一体,包括大气动力、热力、化学及生物气象等多种要素的城市气象综合探测系统,明显增强探测数据资料综合应用能力。重点完善海上气象观测体系,进一步健全本市化学天气、交通、电力、农业和生态等专业气象观测网。新增满足市民感受及生活需要的城市气象体征监测网。气象信息传输、处理和存储能力明显提高。依托国家气象业务应急备份中心建设,使得本市的气象信息骨干网络系统的传输速度达到万兆,气象信息存储与共享平台容量达到600TB,气象专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峰值速度达每秒100万亿次。努力使本市的气象综合观测和信息化水平接近发达国家大城市先进水平。
  6.依法管理能力明显提高。依法推进政府气象、社会气象、市场气象的法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定并发布本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继续加强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工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气象信息认知、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十二五”时期本市气象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5年1今明天气预报准确率%9027天逐日滚动预报准确率%703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公里小于1004强对流天气预报提前量分钟45-605市民可获取的气象信息种类类406市民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条107生活气象指数种108社会公众满意度%高于909与相关部门实现预警联动数量个3010实现预警联动的重点区域数量区域1511重要气象信息快报更新频率小时/次3-512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高于9013社区气象信息更新频率次/天414售后公房住宅小区的防雷装置检查覆盖率%10015消防重点场所防雷装置检测覆盖率%9516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进社区、乡村、企业和学校比例%达到9517气象骨干信息网络传输速率bps万兆18气象政务、业务、服务宽带网络速率bps百兆19气象信息存储容量B600T20气象专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峰值速度flops100T

  三、“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科技能力建设,提高精细化气象预报预测水平
  提高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预报技术研发能力。密切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完善气象数值预报模式、集合预报系统和资料快速同化系统,研发全球模式数值预报应用系统,强化精细化气象预报预警技术,不断提高定时、定点、定量气象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率。强化气象资料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强化雷达、自动站、风廓线仪、移动气象站等常规及非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分析能力,着力提升多源资料的综合应用水平。形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影响天气预报业务体系。针对严重影响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安全的突发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不断加强灾害性、关键性和突发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建设。依托世博气象预报业务系统优势,进一步完善连续、滚动、无缝隙气象预报预警业务机制,形成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需求相适应的准确、及时、精细的气象预报体系。
  (二)加强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城市气象灾害联动应对水平
  面向建设“安全城市”的需要,强化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的早发现、早通气、早预警、早发布、早应对的能力,发挥其在城市应急减灾体系中的作用。建立并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实现多灾种早期预警信息统一平台、规范发布,完善相应的机构和机制、体制建设。制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及重点地区防御预案,加强基层社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进一步细化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并向基层和重点企业、单位及地域延伸。深化气象与交通、能源、环保、旅游、信息等领域的合作,健全不同行业、部门、用户和地域的气象影响预报预警及应急联动机制。加快建设并发挥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的作用。着力提升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气象灾害预警能力、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建设并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推进预警信息发布终端进社区、乡村、企业和学校,提高气象及其衍生灾害的预警能力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智能化应急响应能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科学支撑能力。积极研究建立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影响预评估和后评估模型,提供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切实增强应对气象灾害的快速响应能力。加强本市气象灾害发生、发展及危害的科学研究,切实增强气象及其衍生灾害的防御及服务能力,努力达到国际化大都市的气象防灾减灾水平。
  (三)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提高城市低碳发展科技支撑水平
  开展具有上海特大型城市特色的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和研究工作。研究分析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气候变化规律及原因,预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重点开展气候变化对城市敏感行业、领域和区域的影响评估。积极研发重大工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尽快建立城市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建立完善气候变化决策协调机制、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机制,不断增强本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构建本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体系和决策技术支持平台。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机制建设,建立“小实体、大网络、广覆盖”的应对气候变化及研究低碳发展的工作机构和机制。建立规范的气候变化监测、检测、预测及影响评估业务系统、决策咨询服务系统及流程,着力提升气候变化预测和影响评估能力,提升经济布局、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适应气候变化的服务能力。发展基于高分辨数值模拟和多种探测手段的现代气候资源调查评估技术,建立气候资源数据库,强化气候资源评估和区划。加强风力强度监测网和太阳辐射监测网的建设,研究发展风电场风电功率预报技术,建立风能预报评估系统,为提高风电场运行效率做好气象服务保障。积极提升为本市低碳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根据国家到2020年单位GDP排放强度下降的目标,确定本市未来20-30年低碳发展的基本路径,为推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供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
  (四)加强政府气象工作,提高气象决策服务水平
  面向政府决策需要,加强气象决策服务各项能力的建设,全面提高为经济、社会重要部门提供决策服务的水平。围绕整洁、有序、高效、安全的现代城市管理需求,健全衔接顺畅、信息互通、联动有效的城市管理气象安全保障系统。围绕重点功能区建设,采取重点区域现场布点、全市气象资源后台支持的方式,配套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围绕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城乡协调发展布局需要,完善区域服务功能清晰、重点突出、资源配置科学的区域经济气象服务体系。围绕共同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需要,加快建设上海及周边区域气象灾害联防及服务调度系统,不断提升区域经济气象服务能力,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好气象保障服务。深化基层气象机构改革,强化区县气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围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全面提高农村发展水平的需要,加强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分析和区划,建立适应现代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的农业气象服务指标,开发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增强面向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的气象服务能力,打造一体化无缝衔接的“三农”气象服务体系。围绕打造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让城市环境更加天蓝水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保障市民饮食安全等重点领域,建立并完善空气质量预报等专业化的分类气象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水平。
  (五)加强气象为市民服务的能力建设,提高社会气象水平
  面向广大市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实施数字气象工程,建立“智能气象”系统,形成具有较高市民参与度的社会气象服务体系。提高面向市民生活的互动式气象服务能力。满足市民在出行、健康、防灾、居家和工作等方面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建立面向上班族、学生、老人、病人等各类人群的虚拟气象台和智能气象互动终端系统,构建交互式的智能服务应用网络。依托智慧城市光纤到户等城市网络,使市民通过基于三网融合技术的媒介互动,获取精细化生活指数、健康指数等多样化、多媒体化和个性化的智能引导的气象服务信息,提高市民生活领域气象信息的智能化服务和应用水平,实现气象惠民。加强健康气象、环境气象、旅游气象等面向民生的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提升面向社会基层的气象服务能力。大力推进气象服务融入社区数字化工程,切实增强乡镇、社区等社会基本单元的趋利避害能力,形成特色化、扁平化、一体化的城乡基层气象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大型活动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围绕本市重大活动和重点工程,早介入、早准备,切实做好气象探测、资料分析、精细预报,为重大活动的成功举行和重点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气象保障。
  (六)探索发展气象服务业,提高市场气象水平
  探索气象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加强气象服务产品加工技术、气象资料与社会经济资料分析融合技术等研发,不断提高气象服务进入市场的能力,增强气象服务多层次供给的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多样化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各运行环节对气象增值服务的需求。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大力培育气象经济,不断提高气象服务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以本市海域、长江口区和黄浦江流域、深水港区、深水航道气象保障和船舶远洋导航气象服务为重点,加快建设与国际航运中心综合试验区相配套的、较为完善的航运气象服务体系,不断增强航运气象监测和预警能力,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运行提供一流的气象保障服务。重点建设虹桥交通枢纽、金山化工区、长兴岛造船基地、国际邮轮港区、国际旅游度假区气象服务系统,突出加强交通气象、能源气象、旅游气象等专业气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七)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
  构建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涵盖地基、空基、天基探测的综合气象探测系统。完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加强高性能计算机能力建设。加快建设一流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气象服务系统,全面提升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依托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等,综合现有气象业务能力,加快推进国家气象业务应急备份中心建设,使本市气象装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确保实现国家气象业务、决策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应急备份建设目标,提升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和服务全国的能力。
  (八)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制度建设,优化气象发展社会环境
  加快气象相关法律法规在本市的细化和实施进程,加强气象技术标准的研制和实施。建立健全气象行政管理体系,加强对气象探测环境规划保护、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雷电灾害防护、气象灾害防御、行业气象发展等社会公共事务的监督管理,确保广大市民得到权威、专业的气象服务。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宣传和普及,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气象科普基地、气象减灾试点社区等载体,进一步普及气象法律法规、气象防灾减灾及气候变化基础知识,大力宣传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使广大市民更好地了解气象、应用气象,增强气象防灾避险能力,积极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

  四、“十二五”重点建设工程

  (一)建设多灾种预警中心
  建立分工明确、决策迅速、反应快捷的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及其常态化工作机制。建立本市多灾种预警信息获取、监控、共享平台;建立跨部门预警及联动反馈信息共享系统;建立预警信息共享及发布动态实时监控系统;建立跨部门预警及联动信息库;建设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建立多灾种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基于预警发布部门许可制度的预警信息发布研判系统;建立统一规范的预警信息发布制作系统;整合现有的发布资源,研究推进本市防灾减灾电视频道建设,创新定点发送、灯光发布等新型发布方式,建立标准化的预警信号发布终端系统。建立本市多灾种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及标准体系。
  (二)建设重点区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
  建设智能气象系统。建立市民虚拟气象台和气象信息智能互动终端系统,实现市民能够互动获取与生活相关的多样化、多媒体化和个性化的气象服务信息;建立城区地标气象体征信息智能获取系统,增强城市环境气象信息获取能力,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和精细化服务水平。以气象因子诱发机理研究为重点,建立健康气象服务中心及开放实验室。以国际旅游度假区气象台建设运营为重点,建立旅游气象服务中心。以长兴岛造船基地和虹桥交通枢纽气象服务为重点,建立专业气象服务平台。以城市运行生命线气象服务为重点,建立完善能源、交通、水资源、环境等专业气象服务系统。以崇明国际生态岛建设气象服务为重点,建立生态气象服务系统。以平安社区建设为重点,建立特大型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试点社区。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雷电监测预警平台和防雷器件测试认证中心,提升我国防雷产品标准化水平及其国际竞争力。
  (三)建设精细化现代气象探测和预报系统
  建立气象观测系统敏感区试验平台,升级气象资料同化系统,优化中尺度气象集合预报及释用技术。开展全球模式气象数值预报应用试验,发展化学天气、城市冠层等专业气象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建立副热带季风区短期气候集成预测系统。建立10—30天延伸期天气预报系统及中期天气集成预报和概率预报平台。建设气象灾害影响预评估和后评估业务系统,建立面向流域和交通、电力、旅游、卫生等行业气象影响预报系统。建立高分辨率短时临近数值预报和客观统计预报相结合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系统,建立以短时临近预报为核心、长中短临预报服务全市一体化的高级交互式天气预报制作系统。应用世博气象观测技术,优化气象综合探测系统,推进云、能、天自动化观测,建设城市大气边界层特征观测台(站)网。建设城市气象、风能太阳能资源等专业气象观测系统,开展飞机机载大气探测试验、平流层气象探测试验。推进宝山综合气象探测试验基地和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建立传输速度达万兆的骨干气象网络系统,建立大容量气象信息存储共享系统,建立与本市水文(海洋)、交通、航运、海事、港口等部门的气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升级完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开展物联网和云计算新技术在气象方面的应用。增强气象资料实时质量控制能力,建立多源数据融合、数据质量控制和应用系统。
  (四)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支撑系统
  建立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研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评估气候变化对行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的效果,提出低碳社会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等措施。建立区域气候变化情景预估平台,在传统气候平均状态预估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极端事件时间分布频率、空间分布特征的预估分析,重点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华东地区及长三角区域气候变化趋势。建立气候变化监测共享平台,拓展气候变化监测要素和范围,实现从单一的气温、降水监测到物候变迁、生态系统功能演替、农业种植制度更替、城市化进程、水资源变化、流行疾病传播等对气候变化敏感行业的监测并实现资料共享。建立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平台,针对农业、水资源、能源、交通、卫生等敏感部门和行业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评估。建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评估平台,建立本市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评估和预报评估系统,提供风电功率预报预测服务。建立本市城市规划、新城建设和重大项目等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机制。建立开放式的气候变化信息交流平台,为从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部门、单位和个人提供及时的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开展面向公众的应对气候变化教育培训和科普宣传。
  (五)建设海洋气象暨台风预警中心(二期)
  依据部市合作机制,整合现有的人员、技术、业务优势资源,建立上海台风预警中心。建设完善登陆台风综合观测基地,升级台风综合监测分析系统和中国台风网,建立基于加密观测的台风再分析资料库及数据服务系统。建立高分辨率的台风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完善台风路径、强度和风雨分布诊断和预报系统,完善台风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平台;升级台风灾情数据库,完善台风灾情预评估及后评估业务系统。以推进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在航运服务集聚区形成以航运服务机构为主体的航运气象服务体系。配套完善东海海区、长江口海区和洋山港区的台风、大雾、大风、强对流等气象灾害监测设备及技术保障装备,建成岸基、海上、空中三位一体的海洋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建立海陆气耦合的气象数值预报和各种海洋气象要素的客观预报系统。建设海上救援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和面向全球远洋运输、远洋渔业、远洋救捞等的远洋导航气象保障系统。建立基于海事动态监管系统的海洋气象信息服务平台。
  (六)建设农业气象中心
  开展农业气象灾害早期预警。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立农业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农产品品质气象信息系统,开展农业保险气象评估;建立农产品生产及价格气象预测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气象监测和评估系统。建立与现代农业布局相配套,以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以及规模化种植、养殖业等为重点的农业气象信息监测系统,在农业示范基地开展温度、湿度、辐射、风速、气压、水温、负离子等要素观测和农业“绿肺”低碳气候监测;建立休闲旅游观光农业预报服务系统;建立农业引种气候生态适应评估系统。
  (七)建设国家气象业务应急备份中心
  建设国家气象业务应急备份中心基础及配套设施,保障备份中心安全可靠运行。依托亚太通信枢纽,建立气象卫星数据广播系统主站和国际气象资料交换系统备份通信线路,实现国内国际气象信息接收分发热备份。扩充与国家级气象业务单位间现有宽带主干网的带宽,确保信息传输顺畅。建立省际气象专线网络,实现省级气象信息的无缝隙转接,建立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系统。建设和发展与国家气象备份业务相适应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和云计算业务,建立国家级业务资料热备份存储系统。建立国家级气象预报、气象决策服务和关键气象业务备份系统,确保国家层面各类气象业务不中断。建立气象卫星地面测控系统,实现与北京的气象卫星地面测控系统在系统组成和技术上相互兼容实现互为备份,确保我国气象卫星24小时连续业务运行。
  (八)恢复建设徐家汇观象台
  按照“修旧如旧”原则,恢复徐家汇观象台历史原貌,再现上海近代气象科技发展历程。引入上海世博会世界气象馆的主要内容,展示现代气象科技和未来气象发展理念。完善徐家汇观象台设施,提升气象科普科技含量,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气象科普基地。建立市民应用气象知识防灾避险的教育培训系统,建设完善本市特色气象科普体系。

  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扎实推进气象事业发展各项工作。气象部门要认真履职,切实做好本规划实施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落实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积极推进本规划实施。各区县政府要结合实际,把气象工作纳入本区县的发展规划,推进本区县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推进法治建设
  不断完善气象法规体系和气象标准体系,大力加强气象地方立法和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基本形成涵盖气象社会管理领域的制度体系。加快制定和实施本市贯彻《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加强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确保气象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全面实施,为本市气象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各级财政要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力增长,逐步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力度。要进一步深化部市合作的气象事业发展保障机制,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逐步健全本市气象计划财务体制,不断完善气象公益事业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多元化、多渠道增加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加强经费统筹集约,强化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重点抓好学科带头人、业务科研骨干和创新团队及高素质管理人才等队伍建设。建立气象人才交流培训基地,大力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积极培养气象科技领军人才,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气象科技创新团队。
  (五)深化创新体系建设
  面向世界气象科技前沿和本市需求,坚持“集成创新,重点跨越”方针,建立各种与之配套的长效机制,努力使其成为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分布式布局中的特色创新基地。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使科研成果在气象业务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六)扩大开放与合作
  充分利用世博气象品牌效应,加强与世界气象组织合作,深化与发达国家、国际化大都市的气象科技合作交流。大力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气象科技、气象服务和管理经验。积极参加气象相关领域国际国内合作,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合作和本市信息化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加强与国内气象科技部门合作,加强与有关高校、科研业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完善联系合作机制。